悄悄的,我退居一旁,避开所有的掌声和目光广升网,远离胜利者的灿烂和辉煌。
运动员,一个让人羡慕又害怕的职业,它拥有着不属于凡人的掌声,鲜花和聚光灯,却也有着凡人不能的汗水,拼搏和伤口。
运动员是一个可亲可敬的职业,他们为国家荣耀洒下自己辛劳的汗水,贡献自己不屈的身体和精神,是值得我们敬佩的。而邹春兰就是这可敬可亲的人中的一个。
冠军,是我的骄傲
邹春兰出生于1971年,14岁就开始了作为举重运动员的生涯。
14岁,放在一个孩子身上,不过是刚上初中不久,身体尚在发育的阶段,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,这个年纪,恰恰是活泼,青春,好动,自由自在的年纪,然而,对于邹春兰来讲,她已经开始了同龄人不一样的征程,她开始了她残酷的运动员生涯训练了。
16岁,训练成绩突出的邹春兰幸运地进入了吉林省第一体工队,成为了一名正式的运动员。无疑,这对邹春兰来讲,是幸福的,是开心的,是付出所获得的巨大回报,是国家对她的认可。
展开剩余80%然而,进入国家队,成为一名运动员,也一样是要付出的。80年代的中国,刚刚开始改革开放,经济,社会地位等等方面迫切需要国际的认可,而运动员,金牌,体育赛事是最能直接为国家带来荣耀,带来国际地位提升的手段。
因而,拔尖的运动员,常常被寄予深深的希望。16岁的邹春兰,同样如此,被国家寄予深切的期望。为了这一期望,邹春兰16岁开始服用"大力补"。作为一个孩子,自然不知道这些,他们只会听教练的,教练说,那是补药,补身体,他们就吃,至于后果,他们是不管不顾的。
直到后来,他们的身体开始长出男性才会长出的体毛,还开始有胡子,声音也变得像男生的声音,他们才觉得蹊跷,那时候,教练才告诉他们,那是一种男性激素,可以让他们力量像男性一样广升网,更加有力。
然而,即使知道这一结果,知道对他们身体有害,他们又能做什么呢?他们要的是冠军,是金牌,是打破世界纪录,要是是为国争光,至于身体,又算得了什么呢?
为了冠军,为了金牌,邹春兰一直在服用"大力丸",每天一粒,直至退役。在这段日子里,邹春兰也不负众望,多次夺得各种大型赛事的冠军,6年服役的时间内,先后拿到9枚金牌,其中1988年,1990年,分别打破了45公斤,48公斤的世界记录。这不得不说,是一份非凡的荣耀,于国于家于她自己。
搓澡工,是我的不得已
1993年,第七届全运会,邹春兰破天荒地没有拿到一枚金牌,这个消息对于运动员来说,是残酷的,最直接的结果是退役,邹春兰退役了,原因是,全身负伤,不得不退役。1993年,时年23岁的邹春兰带着多年累积的伤疼,正式退役了。
退役后的邹春兰被安排在省体的食堂里工作,然后,曾经的冠军,每天在食堂里为曾经自己的战友打饭,洗盘子,这样的生活对一个曾经的手捧金牌,为国争光的冠军是残忍的,2000年,在食堂里工作了7年的孙春兰带着国家补贴的8万块钱,离开了省体队,开启了个人的谋生生涯。
离开体工队的孙春兰,因为文化程度低,求职处处碰壁,再加上曾经单纯训练环境,她的谋生生涯也陷入困境,再加上身体伤痛的原因,原本国家的补偿也被花得所剩无几,2002年,跟一个澡堂的锅炉工结婚了,因为老公的介绍,孙春兰在澡堂里当了一名搓澡工,一个月的收入大概是500块钱。
洗衣店再一次开始我的梦想
也许老天垂怜这个曾经的冠军的窘迫,可怜她辉煌后的落寞,给她伸出了一个橄榄枝。
一天的搓澡工作如往常一样,枯燥卖力地干着,突然,客户搭话问:"我怎么觉得我见过你呀",邹春兰笑着说"之前帮您搓过澡吧",客户说,"不是,肯定不是,我是在电视上见过你,你是不是一个运动员,拿过金牌的那个?"
听到这里,邹春兰眼睛突然红了,这么多年,居然还有人记得那个曾在讲台上熠熠生辉的自己,邹春兰默默不语,点头回答。
很快邹春兰的事迹传开了,曾经的冠军沦落为搓澡工的新闻头条不胫而走,邹春兰依靠这样的神转折再一次被大众熟知,此时,全国妇联和省体育局决定帮扶邹春兰,经过考虑调研后决定进军洗衣行业,开一个自己的洗衣店。
全国妇联和省体育局免费提供一套洗衣设备,并帮忙选址,装修,并教导她洗衣技术,经过半年的筹备,打磨,洗衣店慢慢地出现起色。越往后,由于邹春兰认真,努力,负责的态度及良好的口碑,洗衣店竟然越做越好,到如今,已经小有规模,她还准备开分店。
"大力丸"的后遗症
2002年,邹春兰结婚,到今天,已经10余年过去了,但是邹春兰依然没有自己的孩子。
她曾经辗转去过很多医院,但最后的结果是她很难怀孕,因为,曾经过量服用雄性激素"大力丸",导致她体内的雄性激素比普通的男性都高,怀孕基本不可能,而且,国内暂时没有针对此类病症的治疗方法,也就是说,邹春兰是不太可能有自己的孩子了。
邹春兰挣钱后,自己整了容,去掉了自己身上因为服药带来的男性特征,女性特征逐渐明晰起来,然而,整容只是修改了外在,身体的里的激素仍然在那,邹春兰做母亲的梦仍然难以实现,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,是残忍的,但事实已经如此。
如今的邹春兰已经坦然接受,她曾透露,实在不能自己生养,会考虑领养一个孩子,当母亲的梦,终归是要去努力实现的,谁说领养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呢?
运动员徐磊说,不是天才千万不要去做运动员,太苦了。从邹春兰身上可以看到,这是真的。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运动员获奖后的无数荣耀,却鲜少看到他们背后的付出,不仅仅是汗水,更有甚者,是身体,是健康,是生命。
也许,我们说得出郭晶晶广升网,田亮,郎平,刘翔的种种胜利辉煌热度,却不知道还有一群如同邹春兰一样沦落为搓澡工的冠军吧。幸好,邹春兰是乐观的,命运也再次临幸了她,让她有重生的机会。
发布于:天津市赤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